少年維持著煩惱: 性早熟 怎麼辦【 撰文/陳昱婷醫師 】
近十年來,全球性早熟發生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,尤其在亞洲國家更為明顯。
而疫情席捲的這幾年,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兒童出現性早熟。在義大利的研究中指出,這個現象可能與長時間的室內久坐、肥胖、長時間使用3C產品、睡眠習慣、心理壓力相關。
雖然疫情已漸趨緩,但這些生活型態仍然普遍存在在多數家庭中,如何預防性早熟、提早發現性早熟的可能,是現代家長和孩子需要一同面對的課題。
📍可能要懷疑性早熟的徵象:
☑️女生<8歲胸部摸到硬塊,或女生<10歲初經來潮
☑️男生<9歲睪丸開始發育(體積>4ml)
☑️生長曲線>97%
☑️青春期前一年長高>6公分
📍性早熟的分類
[中樞型性早熟]
因為下視丘-腦垂體-性腺系統提早被活化所導致。此類性早熟較為多見且多數原因不明。但仍需要排除腦部的病變的可能。
[周邊型性早熟]
因於腦部以外的原因,一部分是攝取了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,少部分可能是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、卵巢囊腫、睪丸腫瘤等。此類患兒性發育過程常不遵循正常性發育規律。
❗️女孩性早熟的發生率遠高於男孩,但大多原因不明,對健康也無明顯危害。
❗️男孩雖然發生率較低,但若年紀小的男孩出現性早熟,需積極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可能。
📍中醫怎麼看現代孩童性早熟問題:
在當今社會,晚睡、失眠、過度使用手機普遍存在孩童的生活作息中,孩童呈現「陰虛陽亢」的現象越來越多。又飲食西化、加工食品及手搖杯充斥,造成越來越多「脾虛痰濕」的肥胖孩童。而可能容易忽略的孩童心理壓力,也會影響肝氣疏泄,導致「肝鬱化火」。
📍如何預防性早熟:
1.吃原型食物,不吃加工食品、甜食
2.減少久坐使用3C時間,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
3.充足睡眠,10:30PM前達到熟睡
4.盡量不用塑膠容器,也不使用塑膠容器盛裝熱食
5.避免使用大人的化妝品、保養品
6.孩子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壓力;家長同理孩子的情緒,給予陪伴協助。
在陪伴孩子面對青春期心裡及生理的變化時,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感受、分享正確的資訊、提供適當的幫忙、營造開放式的溝通環境,一起迎接轉大人這個正常且值得期待的人生階段。
–
文章內容僅作為中醫推廣與介紹分享,無法取代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,若有疾病與醫療相關問題,請諮詢專業醫師進行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