脹氣 與 糯米? 【 撰文/湯家誠醫師 】
每年的冬至是日照最短的時間,也是民俗裡大家團聚吃湯圓的日子。
這個傳統的中國文化,在明朝諺語就有記載:「家家搗米做湯圓,知是明朝冬至天」
湯圓除了象徵著團圓,也是由糯米做成的高營養價值的食物
在以前營養食物較現代缺乏的年代,糯米的高能量就記載在許多的醫療典籍上面,
《本草綱目》裡有提到具有暖脾胃,止虛寒泄痢的功效,但同時也具有難以消化的特性。
糯米跟白米不同,大多是由支鏈澱粉所組成,黏度較高,在消化道的移動速度慢,也不易被完全分解,吃多了則容易產氣造成腸胃的不舒服。
同時它跟一般的白米比起來,較多的分支容易與腸胃的消化酶接觸,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分解及血糖的波動,也比較不適合有血糖和代謝問題的人。
腸胃蠕動障礙和胃脹氣是現代門診中很常遇到的問題,在中醫的理論中,消化道的整體機能由「脾」跟「胃」來主管,和飲食、作息以及生活情緒息息相關。
消化機能變差的脾胃氣虛,情緒和作息影響到消化道的肝脾不合,加上現代過度加工的飲食,最後都有可能造成腸胃功能失調,包含了腹瀉、脹氣、胃食道逆流、打嗝等等的腸胃文明病。
如果有脹氣的困擾,可以先從生活習慣改善,定時定量的飲食,減少豆製品、發酵製品像是麵包麵類等等的食物,飯後適度的活動幫助胃腸的消化,如果仍然無法改善,也可以請中醫師針對腸胃的狀況開立中藥來治療唷!
–
文章內容僅作為中醫推廣與介紹分享,無法取代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,若有疾病與醫療相關問題,請諮詢專業醫師進行評估。